早上六点半,天蒙蒙亮,住在狮岭镇的小江来到家附近的金狮大道西公交站,刷脸乘上“校车”,坐到指定位置,约40分钟后便能抵达就读的梯面镇民安小学。

小江乘坐的不是一般的校车,而是广州市花都区推出的公办学位“直通车”。为了更好地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择校难,自今年9月1日起,花都区北片教育指导中心以梯面镇梯面小学、梯面镇民安小学、棠澍附属云梯小学三所学校作为试点校,为跨镇上学的随迁子女提供公办学校“直通车”服务。

直通车,通民心

这是一辆“通勤车”,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的交通问题。这还是一辆“创新车”,盘活了全区域分布不均的公办学位资源。这更是一辆“惠民车”,降低了家庭教育成本和政府财政压力。

公办学位“直通车”,直通民意,直达民心。

对每一个步骤都把控到细节”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向城市。近年来,花都区“城区学位紧张,乡镇学位相对宽松,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读公办学校难”的学位供给不均衡问题加剧。

一方面,城区公办学位日益紧缺,乡村公办学位存在盈余,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以花都北片辖区的狮岭和梯面为例,狮岭镇进城务工人员较多,子女就读需求大,在当地享受义务教育公办学位较难。今年狮岭镇一年级公办学位存在缺口,而人口较少的梯面镇则可以多提供一年级公办学位229个。

另一方面,跨区域上学路途远,随迁子女因距离问题不得不选择就近的民办学校。在梯面镇,有剩余学位的公办学校离狮岭镇较远,学生每天需耗费时间上下学。若狮岭镇外来人员选择就近上学,则只有民办学校可上,将带来就读费用的负担。

直通车,通民心

“如果能解决上下学接送问题,民办学校的学生转到有公办学位盈余的农村学校就读,将缓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读公办学校难的问题,盘活公办学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花都区教育局局长查吉德说,让供需充分对接,推动随迁子女入读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能实现一举多得。

公办学位“直通车”的想法便应运而生。花都区教育局在确保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开展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剩余学位招生补录工作,并与有专业资质校车公司合作,就校车路线、停靠点、设施配备等进行多方协商,最终设立两条狮岭至梯面的路线、沿途各停靠10个站点。

如今,每天早上6:30和下午16:50,两辆公办学位“直通车”准时从起始站出发,全程约1个小时车程,为跨镇上学的103名随迁子女完成上下学接送。

直通车,通民心

“为了让家长放心、安心,我们对每一个步骤都把控到细节。”花都区教育局北片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韩庆雄介绍,每辆公办“直通车”都配备了两名随车照管员,清点学生数量和检查乘车安全,每个站点都有两名志愿者做好对接工作,组织学生安全有序乘车,学校值班老师也会再次清点确认学生人数。

与此同时,每个学生配备了专门的乘车卡,上面印有姓名、学校、班级,乘车线路、站点、座位以及家长联系方式等信息。学生们在站点准时凭卡上车,通过人脸识别后坐到按下车顺序排列的相应座位,每个学生上下车信息都会实时反馈给家长,确保每趟接送安全透明。

适度超前规划布局义务教育资源

“直通车开通了,家长们能直观感受到孩子上学的服务和安全保障,不仅解决了孩子上学路途遥远的问题,也极大方便了家长的时间。”“感谢政府对来穗人员的关心和照顾,让孩子顺利读上了公立优质学校,在享受高品质公共教育的同时,还减少了家庭开支。非常支持这样的人性化举措。”……

公办学位“直通车”节省了近百个家庭的人力、财力,为随迁子女解决了入读公办学校交通难题,让家长们赞不绝口。

韩庆雄算了一笔账:首批乘坐“直通车”的103名学生,每人每月缴纳460-480元的车费,远低于民办学校的校车费用,切实降低外来务工人员在子女教育方面的经济支出。若北片公办空余学位全面统筹使用,可节约民办学位补贴约354万元,节约学位建设成本1124.4万元;若全区实施,可节约民办学位补贴和建设成本上亿元。“这是一项双赢的举措,老百姓开支少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也减轻了。”他说。

直通车,通民心

一辆公办学位“直通车”,不仅圆了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的心愿,也省去了家长每天接送的苦恼,更盘活了乡村公办学校学位资源,保留了乡村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推进落地实施“百千万工程”,提供了有益的教育思考和探索。

“以前许多班级人数不够,导致了教育资源浪费和师资配备不完善的现象。现在有了跨区域生源的加入,也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棠澍附属云梯小学校长谭婉媚说。

直通车,通民心

查吉德表示,公办学位“直通车”为谋划城乡一体化,推动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找到了创新路径,后续还将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结合开展教师调度式“走教”工作,打破校际壁垒,优化师资学科结构,保障课程开齐开足,进一步完善公办学位制度,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地区学校的教育质量、教育活力和竞争力,形成复制推广效应。

“学位供给不均衡问题一直难以有效解决,归根结底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是教育发展的痛点。”在查吉德看来,惠民便民应该放在教育事业的首位,适度超前规划布局义务教育资源,有助于落实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统筹使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资源,办好办强公办义务教育。

一项为民、便民、利民的“直通车”改革创举,正行驶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南方+记者 周甫琦

【作者】 周甫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