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12月25日电(记者袁波、胡旭)“谢谢你们!姐姐,这是我的新房子,我的家。”在四川珙县巡场镇乡村振兴办主任卢佳艺的手机里,保存着一位名叫曾基会的年轻女孩发来的微信。

今年5月,家住余箐村的曾基会通过社情民意“直通车”求助:自己常年患病,难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亲人又相继离世,如今家中老屋已垮,不知道该如何生活下去。巡场镇党委、政府随即入户核查,为其申请过渡性临时救助,同时安排专人做心理疏导。8月,在党委政府、爱心企业等共同努力下,曾基会的新房终于建好了。

珙县作为四川宜宾市典型山区县,乡镇、村(社区)治理半径大、矛盾纠纷多。面临反映诉求成本高、解决问题时效慢等难题,以前收集社情民意的渠道不少,但各自为政,群众无法监督。2022年以来,珙县坚持“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整合12345热线等13大平台,从县级层面统揽所有渠道群众诉求,开通社情民意“直通车”系统,并探索构建“群众出题、平台派单、分级办理、部门督办、阳光公开、反馈评价、考核碰硬”管理机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幸福可感、可及。

四川珙县:社情民意“直通车”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12月7日,工作人员利用社情民意“直通车”系统回应群众诉求。新华社记者袁波 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通过构建民意民情互动机制,珙县形成了“听群众呼声—为群众服务—受群众监督—由群众评价”工作闭环。一年多来,“互联网+督查”紧紧盯住企业和群众集中反映的“闹心事”“烦心事”。

居民黄强反映珙泉镇小学教师宿舍车辆乱停乱放问题:“向各部门投诉近3年,都是高度重视,但结果乱象依旧。”珙泉镇多方协调相关部门,在走访收集居民意见和建议后,召集交管、社区、学校、业主代表等方面意见,于11月13日召开院坝协调会,明确了整治方案,商议好车辆停放方式以及门禁系统的安装、管理等问题。

社情民意“直通车”之所以有效,关键在于接通干部的考核奖惩机制。珙县将社情民意落实情况纳入县纪委监委对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单位)的监督管理,制定《珙县社情民意工作评价办法》,对社情民意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年度目标绩效管理综合考评体系,进行单项扣分管理,县委组织部根据扣分情况,兑现单位目标绩效奖惩等。让群众有话说,杜绝“默认好评”。

“考核分值不仅作为干部素质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还将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珙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春元说,结合开展主题教育,社情民意“直通车”系统将在提高群众诉求办理质效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对群众的每一件诉求办理情况进行实名制打分,推动干部为民办实事。

珙县上罗镇便民服务中心、重大重点项目办公室干部在回应群众诉求时,故意拉黑群众电话,造成不良影响。珙县纪委监委立即介入经调查核实,在全县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会上,由上罗镇有关负责人就社情民意办理工作疲软做了检讨,真正做到“红脸、出汗”。

四川珙县:社情民意“直通车”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12月8日,工作人员在珙县数字信息管理服务中心忙碌。新华社记者 袁波 摄

记者近日在珙县数字信息管理服务中心看到,工作人员在电脑前不停地搜集、回访群众诉求。“目前有1370余名干部加入社情民意‘直通车’系统,12月以来就有2000多人参与了评价。”珙县数字信息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元元介绍,今年以来,社情民意“直通车”已办理各类群众诉求15000余件,办结率97.45%,各平台的总体满意率达到92%。